
13871232238
瀏覽次數(shù): 時間:2024-05-12 04:45:29
榮寶齋(深圳)2024春季拍賣會將于5月24日開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qū)藝術生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拍賣將展開一場古今薈萃的藝術之旅,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感受傳統(tǒng)與當代藝術的交相輝映。
榮寶齋(深圳)2024春季拍賣會共有九個各具特色的專場,在中國書畫、佛教藝術、紫砂、現(xiàn)當代藝術、當代設計與工藝等門類專場基礎之上,首次推出古董器物專場。預展時間為5月24日-25日,5月26日正式舉槌開拍,展拍地點均為深圳蛇口希爾頓南海酒店,敬請期待。
榮寶齋(深圳)也與您一起打造藝術五月,位于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三樓和四樓的榮寶齋深圳藝術空間推出多場主題展,持續(xù)推介本季各專場重要拍品,歡迎蒞臨觀展,心儀之作搶先看。
作為榮寶齋(深圳)拍賣的優(yōu)勢板塊,中國書畫在首場拍賣中斬獲佳績,本次春拍,中國書畫部分繼續(xù)由4個專場構成,分別是:天祿——中國書畫精品專場、淵遠流長——黃永玉作品專場、筆墨風華——饒宗頤作品專場以及中國書畫專場。
本次“天祿——中國書畫精品專場”以近現(xiàn)代書畫珍品為主體,包括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吳冠中、黎雄才等人的繪畫佳作,也與時俱進地推出了部分當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新之作。作為榮寶齋(深圳)以近現(xiàn)當代名家書畫為主體的品牌,天祿——中國書畫精品專場始終以傳承有序、來源清晰的精品路線為宗旨。
吳冠中《飛瀑圖》作于1987年12月,畫面中所描繪的瀑布在大塊的白色背景上,通過長線條和長塊面的運用,點、線、面的交織表現(xiàn)出來,用“線”打破了中國畫中傳統(tǒng)用線技法,用排筆的大筆觸作將瀑布之水天上來的豪邁意境進行高度抽象的表達,將景觀的自然之美和繪畫的形式之美以獨特水墨繪畫語言實現(xiàn)了完美融合。
2.諸葛武侯聯(lián)語。一九,歲次己巳(1989年)春三月,李可染于師牛堂。
鈐印:可染、寄情、李、可染著錄:《大山藏畫》P75、P336,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7月。
“大山”即王大山(1933—1993),河北衡水人,榮寶齋鑒定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鑒定委員會委員,擅長明清及近現(xiàn)代書畫的鑒定。曾任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主持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的首場藝術品拍賣會。
李可染《三峽石壁·諸葛亮語》中堂,其中《三峽石壁》作于1956年,是藝術家壯游三峽時的寫生之作,正是積極投身壯游寫生、處在自我革新階段的李可染典型面貌,展現(xiàn)了李可染對山水雄渾、開闊、壯美的無線追尋,這同其在行旅過程中實景山川對其內心的震撼不無關系。與之相應,配套展出的對聯(lián)作品《諸葛亮語》,同樣是李可染藝術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代表書作,是他晚年的典型書風,堪稱人書俱老。
1.《名家翰墨·傅抱石金剛坡(二)》第28-29頁,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04年。
3.《嘉德二十年精品錄—近當代書畫卷三》第1388頁,故宮出版社,2014年。
傅抱石《秋山登臨》是一件記錄清晰、流傳有序、畫工精縝、風格明確的作品,被認為是傅抱石“金剛坡時期”晚期畫作的重要代表。山體占據(jù)大幅空間,以典型的抱石皴法揮寫,氤氳滿紙。山腳下繪高士一行三人,為首者策杖,后二人似在觀景,人物繪制筆法凝練,神態(tài)各異。
美意延年。丙寅(1926年)元宵犀園仁兄屬畫,為祝朱母羅太夫人六十大壽。安吉吳昌碩時年八十有三。
吳昌碩《美意延年》題材的作品多為祝壽之用,筆法雋逸灑脫,極具清逸雅淡之氣。是為慶朱犀園母親六十大壽所作,朱犀園為曾熙弟子,善書畫,以墨松鳴于時,兼擅治印,與吳昌碩、吳梅、李根源等亦有交游。這件作品以菊花壽石為題材,表達了富壽永昌的美好祝愿。
黎雄才《伐木圖》作于1963年,這時期山水畫題材之變的思考和討論更加深入。此幅《伐木圖》那片挺拔富有生氣的松林,疏密有致,筆墨康健雄強,藝術家用嶄新的筆墨重點呈現(xiàn)勞動人民的形象和車隊。最遠處的峰巒朦朧淡遠,與云霧融為一體,意境深遠。作品雖為設色,但著色清淡,色與墨相得益彰,極具整體精神和典型嶺南畫派風格。
2024年正值黃永玉先生誕辰100周年,延續(xù)首場拍賣“淵遠流長-黃永玉作品專場”的成功,本季拍賣繼續(xù)推出該專場,致敬熱愛文化、熱愛藝開云中國官網術、豁達樂觀的“老頑童”黃永玉。本場拍賣中挑選的作品創(chuàng)作時段從1976年到2022年,涵蓋黃永玉從人生困厄走向順遂的時期,從中可見黃永玉一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圣誕快樂。偶得日本紅紙,試來隨心所欲,還好。黃永玉,辛卯(2011)歲暮。
眾所周知黃永玉喜歡過圣誕節(jié),也有構圖不同的圣誕快樂相關作品。正如本幅款識中所題“偶得日本紅紙,試來隨心所欲,還好”,可見黃老在畫畫時的自信。畫面中笑意盈盈的圣誕老人,極富感染力。這就是黃永玉的魅力——無論何時何地,擁有一顆超脫的心,放下塵世間的煩擾,最終“破繭成蝶”。
池中有聲,是花在說話。黃永玉。晨興作此,時在辛卯(2011)萬荷堂,八十有八矣。
文化巨擘饒宗頤先生一生主張“學藝雙攜”,并身體力行。饒公藝術創(chuàng)作,無論是山水、花鳥或是人物,在用墨著色上,技藝超群,并蘊含著學人氣息;饒公書法,如甲骨、金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都洋溢著古意,更具有獨特的個人面貌。因此,人們更愿意稱饒宗頤為學者書家。
仙山樓閣圖。往歲游師子國,流連圣城,襌草未劃,慧燈猶續(xù),令人神飛生死之表。今奮筆為圖,馳心蘭跡,云機月杼,不無今昔之感矣。選堂于梨俱室,辛未(1991年作)夏日。
榮寶齋(深圳)第二次推出“筆墨風華-饒宗頤作品專場”,其中可見饒公七十年代水墨山水,以簡筆率意抒寫山水情懷。比如饒公青綠山水經典之作《仙山樓閣圖》,畫面用生澀的線條與溫潤的墨塊營造出“仙”的主題。
1.《茶禪一味:饒宗頤茶禪書畫作品選》 P163,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
2.《滌清神宇:饒宗頤茶禪弦韻藝術作品集》P71,嶺南美術出版社,2018年。
3.《天地太和:饒宗頤百壽百聯(lián)》P201-202,嶺南美術出版社,2015年。
饒公書法“平中守拙”,“平”在于其書法沒有臆造的字形結構,一切風格特點都在理法之中。“拙”在于其書法用筆穩(wěn)重,富有金石之趣,對古體字詳熟于心。
近代中國畫壇因為歷史起伏而波瀾壯闊,也可謂百花齊放。藝術創(chuàng)作一改前朝的千篇一律,思想上的活躍得以在書畫上完全展現(xiàn)。彼時書畫市場業(yè)已十分活躍,一大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英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其中,形成一道極為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重拾他們的作品不僅有著舊日書香的淵雅,也可從中也可窺見其人品、學問、才思與性情。
劇烈變革之下,文人書法作為歷史上書法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容,在這一時期也發(fā)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從晚清書壇主流“碑派”,到近代學者書法的時代新風,再到20世紀初的漢字改革發(fā)展??傊?,中國近代文人書法領域不僅名家輩出、風格多元,更以其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不斷為后世書法藝術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提供新的啟示。
本季春拍中國書畫專場分為繪畫與文人書法兩個專題,在此特選粹本專場一二佳作,以饗藏家。
題識:在歲小寧河之游,化圖贈許靜同志正。何海霞。岸巖千壑立,峽道九腸回。風景絕妙幽,深勝過三峽。
本次“蘊妙無邊”佛教藝術專場,誠有法緣,佛造像、唐卡、寫經書法等無不莊重虔誠地散發(fā)著古人對信仰真諦的追求。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佛教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被視為藏傳佛教藝術的珍寶。本季推出十三世紀到現(xiàn)代的唐卡藝術作品,尤以十八世紀釋迦三十五佛唐卡為代表,構圖規(guī)整嚴謹,設色靚麗明亮,人物生動寫實,是一幅十八世紀的唐卡佳作。
另有多件不同時期的中原以及藏傳佛教造像,折射出不同時代中國人的審美、思想、和藝術風貌。其中清康熙北京宮廷觀世音菩薩像保存完整,極為罕見——主尊,背光、蓮花臺、須彌座都為宮廷原裝。雕刻精美繁復,通體漆金,莊嚴肅穆,接受過數(shù)百年皇家誦經加持。
文殊菩薩像造型優(yōu)美,氣質典雅,實為尼泊爾馬拉王朝少見的精品佳作。法界語文殊菩薩像屬于無上瑜伽部修法,在藏地流傳極少,是不可多得的密教造像佳作。
作為榮寶齋(深圳)古董器物首秀,本季拍賣主打 “文人雅趣” 主題,代表了中國古代瓷器與文房用品的高雅品味,也體現(xiàn)了收藏家們對美和藝術的追求與熱愛。
天藍釉連座缽式洗是清代雍正時期的典型器型之一,造型穩(wěn)重大方,不崇雕飾,線條柔美流暢,清淡含蓄的藝術風格。最為出神入化的是,洗與座實均是瓷質一體燒成,座故意施醬黑釉,外觀看來像是斂口洗放于木座之上,其釉色黑紫正是模仿紫檀木的質感。
祭紅釉為明初創(chuàng)燒的一種高溫釉,以永宣時期最為著名,故也名“宣燒”,或名“霽紅”,取其雨過天晴霞霽之色。本品瓶體勻稱,小口微微外撇,束頸,豐肩,肩以下漸收,至底足處略外撇;瓶內瓶底施白釉;瓶外壁通施銅紅釉,發(fā)色沉穩(wěn)光鮮,顯示出乾隆官窯瓷器造型規(guī)矩且不失優(yōu)雅的風格。
明代哥釉鬲式水盂無論是造型還是釉色都是殊為難得,釉面密布交織如網的“金絲鐵線”開片紋,釉面泛一層酥油光,有一種皮膚微微出汗的感覺。造型更為特殊,文房水盂,其器型源自青銅鬲的造型,整體樸素雅致。
明末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記載紫砂:“直躋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慚色”,足見時人對其推崇至極。紫砂作為一種極具表現(xiàn)力的材質,往往能突破質感的限制,表現(xiàn)蒼古渾厚的氣質,充分體現(xiàn)一室之主獨特的收藏心得和審美眼光。
梁實秋先生說:“我住在雅舍一天,雅舍就一天歸我所有”。通過陳設來引導心神安寧的起居感受,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本身。
底款:茶熟香溫蓋款:申錫銘文:杜陵東園銅壺容三斗,重十三斤,永始元年供工長造,護昌守嗇。夫宗掾通主守左博丞守,官并省。
1.《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冊》P50,奇園國際藝術中心,1993年出版2.《砂本無韻》P49,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出版
在眾多當代作品中,選取出既尊重古典傳統(tǒng),又充分體現(xiàn)當代精神者陳設入室,是對文化最具思考性的傳承與發(fā)揚,是對個人收藏審美體系的最終呈現(xiàn)。
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舒室”即我,渾然為一。
現(xiàn)當代藝術專場特別策劃三個專題方向,分別是東方氣韻-人文與創(chuàng)新、中國新繪畫-閃耀如星、全球新生代-多元視角。力求以更多元的視角促進市場收藏,從而推動藝術生態(tài)在大灣區(qū)的發(fā)展。
具有東方人文氣韻的當代作品,一直是榮寶齋近年來持續(xù)深耕的方向,重點關注作品有徐冰“新英文書法”系列創(chuàng)作《Art for the people》,藝術為人民,“ART FOR THE PEOPLE”四個單詞予以變形并重新組合為四個方形字,它將中國書法藝術與英文字母書寫交織,衍生出新的文字書寫概念。
作為藝術市場的熱門板塊,中國新繪畫從創(chuàng)作語言和市場表現(xiàn)兩個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現(xiàn),歐陽春就是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藍色魔法》是藝術家從卡通主題轉向更具表現(xiàn)風格時期的佳作。
全球新生代力量中不乏近年來備受亞洲藏家追捧的藝術家,比如擅長以用色彩講述故事的麗貝卡·布羅茨基斯、以獨特童趣式療愈風格而聞名的亞當·漢德勒等,均在專場中與藏家見面。
本專場呈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非遺技藝與當代設計的融合創(chuàng)新,涵蓋瓷器、織繡、玉器、金銀器、木作等門類,甄選兼具工藝溫度與藝術價值的作品,通過多角度呈現(xiàn)當代設計與工藝,展現(xiàn)器物之美。
陶瓷藝術家蘇獻忠代表性花主題作品《等花開》,花團錦簇、花樹錯落,繁密花束由一朵朵小花組成,將傳統(tǒng)工藝發(fā)揮到極致,并在當代語境下有了新詮釋。
《紅葉小鳥》出自非遺傳承人陳文與當代海派名家陳家泠共同創(chuàng)作,為傳統(tǒng)工藝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典范,完美呈現(xiàn)了緙絲的精湛工藝與水墨畫的空靈靜謐,絲線成為畫筆,織就方寸間的無限悠遠。
琺瑯與黃金花絲營造出繽紛花園,層疊錦簇的花朵圍繞著如深邃的藍天、湛藍的湖水一般清透的藍色花心。紅寶石在花蕊處點亮永恒的光芒,記錄下綻放時刻。
以文會友,榮名為寶。榮寶齋(深圳)2024春季拍賣會,將為粵港澳大灣區(qū)乃至全國藏家、藝術愛好者帶來一場藝術盛事,歡迎觀展參拍。